第三十九講:何志軍先生:走進象牙塔 尋找自我
4月23日下午,由中山大學新華學院(以下簡稱“我校”)主辦,學生處、公共治理學院(以下簡稱“公治院”)承辦的第四十五期家長講壇于東莞校區定靜樓①C203舉行。本次家長講壇邀請何志軍先生作為主講人,公治院副院長譚昆智、羅亮梅,公治院教師官心、熊俐麗、劉玉漩、李紅飛、毛麗連以及公治院17級學生參加講座。公治院黨總支副書記劉艷芬主持講座。


講座前,劉艷芬副書記對何志軍先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,譚昆智副院長為何志軍先生頒發我校家長講壇“榮譽講者”證書。
講座伊始,何志軍先生拋出問題:“成熟的標志是什么?”繼而引出本次講座內容。他向在座學生講述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《唐·吉訶德》作品內容,他表示閱讀對世界文化以及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,同時也鼓勵我校學生多閱讀書籍,開闊眼界,增長自身知識。
何志軍先生游歷眾多國家,參學了諸多地域文化。他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但不可有狹隘的民族主義,要積極學習開放交流的西方文明局面,這樣可以促使中華文明不斷地進步。他勉勵我校學子應追尋史跡,緬懷先賢,學習五四運動精神、延安精神、西南聯大精神等,讓中華民族的精神火炬在青年的手上繼續傳承下去。

講座尾聲,何志軍提醒同學們不應放棄追求靈魂的高貴,既然有幸進入“象牙塔”,就要不斷學習,不斷攀登,描繪自己的精神地圖。何志軍先生現場創作并朗誦我校校名藏頭詩,贈予諸位學子,將氣氛推向了高潮。
在互動環節,同學們積極提問,現場氛圍變得更加活躍。何志軍先生就學生提出的“最近在讀何類書籍”、“如何看待潮汕文化中的祭祀文化”以及“如何看待世界讀書日”問題給予了耐心詳細的解答,向各位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觀點。

講壇最后,何志軍先生向公治院贈送他個人的詩集以作留念。


文字:林毓瑜 攝影:劉祥立
審校:毛麗連 責編:劉英 編輯:黃要武